俄罗斯科学家对北极洛蒙诺索夫海岭进行新一轮研究
俄罗斯北极与南极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漂流站“北极-42”上再次对洛蒙诺索夫海岭进行了深入研究。洛蒙诺索夫海岭位于北冰洋,将北冰洋分为两部分,与欧亚大陆地理上相连。
此次考察首次对洛蒙诺索夫海岭南部区域的深海大西洋水支流进行了详细绘图。洛蒙诺索夫海岭作为地形屏障,影响了深海洋流的方向。这使得源自北大西洋的温暖、高盐度水流进入北冰洋后,在海岭南端分为两支:浅海支流沿大陆坡向东流入加拿大盆地;而深海支流则携带更温暖、更咸的水向北流动,通过洛蒙诺索夫海岭进入阿蒙森盆地,最终到达弗拉姆海峡。
洛蒙诺索夫海岭的归属权一直是多国争议的焦点。俄罗斯、丹麦和加拿大均声称对这一区域拥有主权。俄罗斯已率先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申请,但目前尚未有最终裁决。
此次的“北极-42”考察是苏联科学家于上世纪开创的高纬度综合漂流研究项目的延续。世界首个北极科学漂流站“北极-1”于1937年5月21日启动。北极与南极科学研究所作为全球极地研究的主要机构之一,过去一百年间里已组织了约1100次北极与南极科考任务。
新型海洋研究船“钻石”号即将进行测试
22010型海洋研究船“钻石”号计划于2025年进行测试。这艘船由加里宁格勒“琥珀”波罗的海造船厂建造,计划于2025年6月完成系泊测试,并于年底开始海试。目前,“钻石”号的主要装备已经装载完毕,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安装调试阶段。“船舶预计于2026年11月交付给俄罗斯国防部深海研究总局。
作为一系列专注于海洋综合科研考察的舰艇之一,“钻石”号功能强大,配备了“鲁斯”号和“领事”号深海载人及无人潜航器,可用于执行救援任务,并具备在海洋及深海中搜寻沉没物体的能力。这一系列的其他船只还包括“塞利格”号(2012年建成)、“琥珀”号(2015年建成)以及“叶夫根尼·戈里格列德赞”号(2023年建成)。
海洋战略仍是俄罗斯的重要战略任务
俄罗斯国防部强调,确保海洋军事存在和展示海军旗帜仍是俄海军的核心任务之一。
2024年,俄罗斯海军舰艇共完成了50多次远洋及近海区域的任务,总出海天数超过8000天。巡航覆盖了全球所有海域。
2025年,俄罗斯舰艇将继续在多纬度海域及北极地区开展军事任务,组建舰艇编队及战斗小组,以坚实捍卫国家利益与海洋权益。